关于厦门,你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厦门鼓浪屿的小清新?厦大?……你可曾深入到厦门的周边,发现过这样一片新奇的世界? 这里私藏了一座中国最震撼人心的古城堡,客家美食遍地开花,离厦门仅2h,游客满意度却赶超厦门! 这里没有小资文艺地标,却在古村里留下了最地道的客家风情~备受好评的《大鱼海棠》在这里取景,记录了最美的土楼。 这里是客家人的家乡,每年1-2月春节时会有大波客家人祭祖。 这里保留着有地道的客家时令风物,一口客家米酒、一口红糖糍粑,你很容易就能在这里找到中国年味的记忆与共鸣。 这里不仅好看、好吃、好玩,你还能真真切切住进这里百年的传统民居中去,感受活的客家风情! 这里就是龙岩永定土楼,虽然永定土楼有着世界遗产的盛名,但是这里的日月山川、世代以土楼为居的客家人却依然对生活、对旅行者保有最纯粹之心。 巍巍客家楼 沉淀静默岁月和先人智慧 说道土楼,人们旅游的时候,去的最多的就是漳州的土楼,其实福建的土楼不光是漳州,永定的土楼更是有着不同区别的土楼群,这里相比人少安静些。 || 高头村 - 养在深闺的影视天堂 因电影而出名的取景地不在少数,但仅有少数的能在出名之后还保留着最开始的简单与珍贵。 在丘陵群山之间,梯田与茶山泛起田田涟漪,柔软得像铺在大地上的绸缎,溪岸旁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,阡陌纵横,炊烟袅袅,宛若宁静的隐世桃源。 这里虽然少了一分江南古镇的热闹风物和熙攘客群,慢悠悠的时光却向世人传唱着古老而悠远的客家歌谣。 一部土楼史,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,土楼的子孙都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,这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别样风景吧。 天人合一,围起来的生生世世 永定土楼看起来似乎是大小和外形都差不多的土楼,细细游览才会发现这些土楼的构造到文化都有着不同的差距。这次想带大家去这些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土楼群游览,认识这些永定土楼不同的风采。 ▶ 承启楼,世界遗产“土楼之王”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启楼,这座土楼不仅被称作“土楼王”,也是最早出现在邮票上的土楼建筑。 这座土楼的建造也花费了三代人81年的时间,也才能够让这座土楼经历了300年的历史依旧挺拔坚固。 ▶侨福楼,为孩子祈福金榜题名 侨福楼因共产出了11个博士而声名远播,“博士楼”的称号也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,在祖堂中为孩子祈福金榜题名。 土楼大门的大厅里放着八仙座。墙上的图片展示着这里家族曾经的荣耀。这个荣耀当然是这个家族的11名博士了。 惊险方形楼,拜访地震中奇迹 圆形的土楼很多,但是方形的还是比较少见的;五云楼历经了1908年的地震,但屹立百年仍未倒;世泽楼是一座是方形的土楼,圆形和方形的对比非常震撼。 ▶五云楼,一座地震奇迹的“不倒楼” 五云楼拥有六百多年历史,坐落于高北土楼群的东侧,是一座古老的方形土楼。 1908年一场大地震导致五云楼向一侧倾斜,却没有倒塌,堪称为一大奇迹,让中外游客叹为观止。 ▶世泽楼,第二大方形土楼 如果因为没有见识到五云楼的内部构造,觉得稍有遗憾,那么同为方形土楼的世泽楼一定能满足你的好奇心。 世泽楼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一座方形土楼,可以上楼参观,一个人5元,听当地的阿婆说现在只有10户人家住在这里了。 没有小清新,却有最地道的客家风情 土楼虽然也早已被开发,但当地村民并没有搬离他们传承了几辈子的老房子,古建筑也只是进行了必要的维修。因此,来到永定土楼,你将看到的依旧是最原汁原味的客家人生活场景。 ▶ 地道的客家生活 (图片来源:欣欣图库) 龙岩是客家文化的发祥地,这里保留了大量的独特客家古村落。精致的建筑、淳朴的客家生活,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。 土楼的居民淳朴又热情,在自家门前,铺开方桌竹椅,摆上一壶热茶水,路过的人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停下来,歇歇脚、喝杯茶。 到了秋天,家家户户的门口晾晒着自家菜园子收获的蔬菜、野柿子树打下来的柿子、山里挖来的药材,用最原始的方法晒干打包好,兜售给路过的游客。 十几块钱就能带走一大包,也不图赚钱,不过为了让山里生活生出点市井趣味来。 客家独特风味,美酒美食抚慰舌尖 客家菜历来就以“肥腻咸”为特点,有着“原汁原味,可口可心”的美誉。客家菜也一直以其原料新鲜、健康为特色,“无鸡不清,无肉不鲜,无汤不香,无时不浓”,是独具风格的一套菜肴体系,也是吃货们不可错失的美食。 ▶客家米酒 (图片来源:绳武楼) 酿酒在客家是一件神圣的事,在祭祖的时候会盛米酒敬奉先祖。客家人酿米酒,如同岁时节令,是每年必做的事。 ▶土楼白斩鸡 说起土楼美食,不得不提白斩鸡。土楼的白斩鸡不仅保持着鸡的原味,但是又有一些姜葱的香辣味,另有一番风味。 ▶全牛宴 以往在广东梅州、惠州等地,客家菜都是以猪鸡鸭鹅为主。而在福建永定客家人是吃全牛宴,从头到脚吃的那叫一个全,真真是一餐饭吃掉一头牛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厦门旅游网 ( 闽ICP备15009956号-2 )
GMT+8, 2025-5-4 03:05 , Processed in 0.072659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