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觉寺(五塔寺)
金刚宝座塔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 印度 佛陀 伽耶 精舍(释迦牟尼得道处迦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)形式的佛塔。金刚宝座塔由塔座、罩亭及五座四角密檐式塔组成,是在 高台 (金刚宝座)上,建造五座小塔,中间一座较高其余四座次之。内砖外石结构,外表用青白石贴面。并在宝座四周、小塔座及塔檐之间,遍刻饰精美的佛教雕刻。手法圆润流畅,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巨大石雕艺术品。在我国同类的十馀座塔中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年代较早,样式最秀美,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,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,在造型上吸收了 印度 的宝座形式,而在建筑结构、艺术和雕刻手法上却显著地表现了 中国 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。这是我国古建筑和雕刻艺术吸收外来文化 成功 的范例。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和青石,内部砖砌,外表甃石。其建筑外形可分为下层宝座和上层五塔两部分。宝座高7.70米,建於高约50匣米的台基之上。宝座最下层是高1.78米的须弥座,由下而上分为圭脚、下枋、束腰、仰莲、上枋等几个部分,外表周匝刻有梵文、佛像、法器等花纹,梵文内容除佛经外,还记述有关建塔事迹。须弥座至宝座顶分作五层,每层挑出石刻短檐,檐头刻成椽子、满头和滴水,每层四周刻佛龛,龛内各刻有坐佛一尊,共有五方坐像1561尊,还有 菩萨 、天王、罗汉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骑, 狮子 、孔雀、金翅鸟、象、马等造型。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刻有花瓶式柱子,柱头刻有一斗三升斗拱,用以承托枋、檩、短檐。宝座外形的装饰材料均为青白石。宝座平面为长方形,南北长18.6O米,东西宽15.73米,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,塔柱东南 西北 四面各有一小佛龛,龛内原有佛像早已遗失。宝座的建筑外形顶部比基础收进约半米,宝座比台基高约15倍,给人以稳固、高大、庄重的感觉。 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刻有花瓶式柱子,柱头刻有一斗三升斗拱,用以承托枋、檩、短檐。 宝座南门内两侧各有一四十四级盘梯可通宝座顶的罩亭内。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,亭之南北也各开一座券门,通向宝塔顶部的台面,台面四周都有石栏围绕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央小塔的塔座南面正中,刻有“佛足”一双,表示佛足遍天下,这种“佛足”雕刻在国内已经不多见了。可惜现在已经不允许 灯塔 ,我们无缘再见到罩亭与五塔的精美细节。 |
Archiver|手机版|厦门旅游网 ( 闽ICP备15009956号-2 )
GMT+8, 2025-5-4 03:26 , Processed in 0.045987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